足迹
宋赵玉瑾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499章 陪辇出行(第1页)

    大婚之事极是繁琐,王氏带着宋香、春秀和子柔几个小丫头,用了三天才将大都督府的聘礼清点明白,然后腾出个库房,专门摆放,钥匙拴在裤腰上,生怕被人偷了,时不时让人去盯着,很是谨慎小心。    宋家人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东西,心惊肉跳了好久才平静下来。    过礼那天宋老太也来了,眼热得快要燃出火光来。    在亲朋四邻的艳羡里,时雍发现王氏脸上并没有什么喜色,还时不时地叹息一声,让时雍很是不明白。    "娘,我要嫁人了,你不开心"    王氏道:"姑爷使了这么大的排场,你这嫁妆太寒酸就难看了。老娘这点家底,要怎么才不会被人小瞧了去"    原来是担心这个时雍不免觉得好笑。其实之前宝音已经表示过了,要给她添一份丰厚的嫁妆,这事王氏也知情,如今她心下这么别扭,肯定是觉得富娘备的嫁妆厚,穷娘没有银子给姑娘陪嫁,脸面过不去吧    时雍道:"我不在乎这个。你就别张罗了,好好把你的饭馆开好,赚了银子给我分红便是。"    王氏愁眉不展地瞥她,"这是你的体面,怎能不张罗咱们家第一次办喜事,不能让人看轻了去。往后阿鸿还要娶媳妇呢。"    想得可真远。    时雍只能由着她去办,大不了后面再补贴她些银钱就是。    从换庚帖到大婚日,说来是有些匆忙的。尤其时雍又不是那种到了岁数就会开始准备嫁妆的姑娘,嫁衣鞋袜,妆奁喜被,这些本该新娘子自己来绣的物什,时雍又不会,王氏虽然会一些,但是针脚粗糙,觉得拿不出手,便专门请了个绣娘到家里,为时雍做嫁衣嫁鞋,顺便教宋香和春秀子柔几个小丫头一些绣活。    时雍瞧着满屋的喜红色,头都大了,古时结婚可真是复杂。可她偏生从来就不会这些细活儿,既然有人帮忙,索性便偷懒。    这天傍晚,乌婵过来了,让班子里的武师抬了两个箱笼进来,里头有金银玉器,也有绣鞋衣裳,瓷瓶宝器,很是丰盛,说是要为时雍添妆。    时雍玩笑道:"你备这么厚的礼,等你嫁人时,我得要怎么还这不是为难我么"    说到嫁人,乌婵脸色便微微有些幽凉,拿起箱笼里的一个妆盒,启出一只通透碧绿的手镯来,戴到时雍的腕上。    "这镯子我原是准备等我嫁人时戴的,也一并给你了。"    时雍连忙扼住她的手腕,推拒回去。    "这如何使得"    乌婵眼帘微垂,缓缓道:"有什么使不得阿时得了幸福,就相当于我得了幸福……"    听她这语气,对她与陈萧的婚事是一点都不抱希望的样子了。    时雍皱了皱眉,放下镯子,拉住乌婵的手,仔细瞧她片刻,突然道:"你进来,我有话和你说。"    说罢,她叮嘱春秀。    "我和乌婵姐姐说会儿话,别让人来扰了我们。"    春秀明白她的意思,重重点头,"小姐放心,我就守在门外,谁也进不来。"    时雍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,朝乌婵使个眼神,拉着她入了内室,按坐在软椅上,又从床头的匣子里取出一个青绿色的瓷瓶来。    "这是什么"乌婵看她举动,迟疑不已。    时雍回头一笑,取出瓷瓶交到她的手上,"我们对少将军可能有些误会。"    她把白马扶舟那日所说的话,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乌婵,看她眼神飘忽不定,似乎半信半疑,又道:    "我询问了大人,定国公一门忠烈,行事磊落,家风清正,想来是养不出那种好色贪淫之人的。更何况,其实初次在定国公府遇到陈萧,与他发生那桩不愉快,我便有些怀疑了。若非‘寻欢’之毒,我实在想不出理由。"    乌婵安静地听着,仍然没有说话。  &nbssp;  时雍又道:"我这么说,并非是劝嫁,更不是替陈萧说好话,而是告诉你事实真相。要怎么决定,仍得你来考虑。"    乌婵抬了抬眉,慢吞吞将瓷瓶接了过来,在手中把玩片刻,突然勾唇一笑。    "他是好是坏,又有什么差别呢即使我心无芥蒂,他心中也没有我呀本就是两个无心之人,凑成一堆,也无非是顺应天命,如此罢了。"    时雍看她表情,眉头皱了起来。    "婵儿,婚姻大事,万万不可赌气而为……"    乌婵低下头,仍然把玩着那个瓷瓶,葱白的指尖细细摩挲,话说得洒脱,"你且安心吧,我都晓得。嫁过去了,我也不会同他吵闹。只要他不找我麻烦,彼此相安无事,各过各的日子便是。"    时雍皱了皱眉头,没有说话,乌婵却突然抬起眼皮,看着她道:"我的婚期也定下了。"    嗯    时雍道:"这么快是什么时候"    乌婵语气淡淡的,仿佛在说别人的事情,"他们都很着急,说是过了三月,便没有什么好日子了。"    时雍惊讶,"这么说,你也是三月"    乌婵与她对视,忽而一笑:"三月二十八,与你同一天。他们说,这是整年最好的婚期,双春兼闰月,错过等三年。我既然能与阿时同天婚期,已是最大的喜事,自然便应下。"    时雍皱了皱眉,"那也太急了。"    乌婵道:"婚仪他们早早就准备了,倒没有什么再要张罗的,也用不着我。早晚都一样。"    这话听着就有些丧气,时雍握住她白软的双手,想要说点什么,又实在不知如何说才好。    乌婵本就是一个极有主见的姑娘,告诉时雍这件事,也就只是告诉而已,并不是要让时雍替她拿主意。    徐家和定国公府换的庚帖上,乌婵的名字被改成了"徐婵",合卜之事也比时雍和赵胤顺利许多。    定国公的继夫人与魏国公夫人一样,同样找了赫赫有名的得道高僧觉远合卜。而觉远为定国公府算出的却是"三世姻缘,连理之象,家有余庆共长久,福寿双全子孙多",这简直就是天生一对,地设一双。    这说法让乌婵嗤之以鼻,认为觉远徒有虚名,一派胡言。    时雍与赵胤恩家相好,却说二人相克薄命,而她与陈萧八竿子打不着,互相嫌弃,竟是连理之象。    二人将觉远狠狠批驳一番,又是觉得好笑,又是觉得无奈,不曾想,此事竟然还会有后续,掀起一阵波澜。    不两日,便是清明。    每到这个时节,扫墓祭祖便是头等大事,男女老幼纷纷出城,担提樽榼,摆上供品,高插坟飘,除草添土、焚楮锭次,黑色的纸钱如蝴蝶般纷飞。    往年,光启帝会前往天寿山祭祖,今年光启帝重伤未醒,这桩大事便落到了监国的太子赵云圳身上。    祭祖之仪极为隆重,那日天刚见亮,一行驾辇便从皇城大门而出,徐徐步入绵绵阴雨之中。    这次出行祭祖,声势浩大。百姓纷纷挤在长街两侧,观看隆重盛典,瞻仰监国太子威仪。    只见当先一行甲士旌旗、麾纛曲盖,其后便是锦衣校尉,幡幢宝帜、步行侍卫、后面跟着护卫官和侍从武官,各种祭品琳琅满目,让人眼花缭乱。陪同的人,除了亲王、郡王、皇亲国戚,还有公侯伯爵,内务总管、司礼监、御前供奉官以及陪辇的文武大臣,锦衣卫、羽林卫、一个个铁马银镫、执戟持刀,高大俊气,彰显着大晏的国力和武力,让前来观礼的四夷馆番属各国之人都不免赞叹天朝上国的威仪。    呼喇喇一行人出得城来,热闹不在,却见乌啼鹊噪,旷野冷寂,荒郊坟冢处,纸钱灰烬。    清明时节雨纷纷。    路上行人欲断肠。    当赵胤陪同太子殿下前往天寿山时,时雍正在前往良医堂的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