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人生简介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473【细作】(第1页)

    也不知哪位卧龙出的主意,满清在南京的第一个收买对象,竟然是翰林院博士钱谦益。    策划收买者,似乎对钱谦益很了解,知道这位老兄贪权爱名,而且私底下对钱财也很热衷。既然如此,钱谦益就肯定心怀不满,毕竟只得个无权无财的"清贵"职务。    而且他们还很小心,从钱谦益的门生故旧下手。    细作伪装成山西来的商贾,在玄武湖边购宅子开商社。又说今年的布料不易进货,一直在南京耽搁下来,整天邀请没做官的士子召开文会。    每次举办文会,都在玄武湖上的画舫。    名妓、美酒、歌舞、诗词……甚至还请士子编撰文集,一切都由那位商贾买单,短短半个多月便混得风生水起。    就连已经在朝做官的文人,也渐渐被邀请前往。    其中就包括"新关学"两位代表人物:金陵大学教授王之良、妇科圣手傅青主。    因为这细作自称山西来的,说起山西也是头头是道。而王之良、傅青主同样籍贯山西,多年未曾归乡,见面就有亲切感,喜欢向细作打听山西近况。    随着名头越来越大,细作终于请来钱谦益。    没有直接进行收买,而是大谈特谈对钱谦益的仰慕。又说,钱牧斋先生有王佐之才,大同新朝百废待兴,应该进内阁制定国策,怎能屈居翰林院皓首穷经呢    次次见面都拍马屁,把钱谦益拍得飘飘欲仙,竟然真动了转做政务官的心思。    接下来就是借着闲聊瞎打听,随口问些南京朝廷的消息。但凡钱谦益说出外界不知道的事情,又或者分析当下某个政策,细作都会惊叹他眼界高远,然后敬酒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。    一来二去,钱谦益与那细作,竟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之交。    凭借钱谦益的名气,细作吸引来更多读书人!    钱谦益被赵瀚召见,拱手作揖道:"臣参见陛下!"    "坐吧。"赵瀚说道。    钱谦益见徐颖、傅山、王之良也在场,便拱手示意,然后坐在旁边。    赵瀚笑着说:"听闻南京来了个太谷商人,每日不做生意,只是宴请士子,先生也是其座上客"    钱谦益解释道:"曹小友也谈生意的,正在派人收购布匹运往山西。"    赵瀚指着傅山、王之良:"你们来说。"    王之良说道:"此人确实是太谷口音,但若说得过快,或者醉酒之后,却又夹杂着其他口音。"    钱谦益迷惑道:"商贾行走四方,语音混杂不是常有之事吗"    傅山冷笑:"此人自称座师为文督学(文翔凤),殊不知晚生的座师也是文督学。他言天启三年,曾得文督学亲授学问,但这年夏天文督学已经致仕归乡了。"    钱谦益愈发感觉不对,下意识辩解道:"或许是春天受教也未可知。二十年前的事情,记错了实属正常。"    傅山说道:"晚生也觉得他记错了,便说那年秋天,晚生与诸士子相邀,上百人给文督学送行。问他是否听过此事"    "他怎回答"钱谦益问道。    傅山说道:"他并不肯定回答,只说自己夏季回乡奔丧,不知有士子相邀给文督学送行。"    钱谦益说:"他夏季回乡奔丧,那位文督学夏季致仕归乡,他在春季曾得文督学亲授学问。这话没错啊,时间也对得上。"    傅山说道:"文督学在头一年冬天就病倒了,升迁太仆寺少卿都没赴任。一直从头年冬天,卧床到次年夏天,才能打起精神回乡养病。病榻都起不来,怎么给他亲授学问晚生当时还不确定,又说文督学的哮喘病,在那年复发很严重。他又糊弄过去,却并未反驳。文督学的顽疾,并非哮喘,他连这个都不清楚!"    钱谦益眉头紧皱:"此人是李自成派来的细作"    傅山说道:"这人肯定长期在山西居住,也肯定在文督学名下考过科举,甚至是被文督学亲授教导过。但天启三年,他绝对不在山西。天启三年之后的事情,也大半是编造的。晚生套过他很多话,此人应该是崇祯二年回的山西,中间许多关于山西的事情对不上号。他说自己随父外出经商,偶尔才回山西一趟,想要弥补自己的失言。晚生又问他别的事情,但总有些事情是他瞎编的!"    钱谦益说道:"或许是爱吹嘘之辈,谎话说多了,自己都相信了。"    徐颖突然出声:"所以傅先生拿不准,便来告之陛下,陛下又令我悄悄查证。"    钱谦益忍不住问:"查得如何"    徐颖说道:"此人害怕遇到懂行的晋商,就给自己编了个身份,说自己是富商曹三喜的近亲。这次也是奉曹三喜之名,到南边来收购布料。我派人去扬州查验,那里的晋商说,曹三喜最近确实在涉足布料生意。"    "那就是没问题"钱谦益搞不明白。    "问题大了!"    徐颖沉声说:"他要真是曹三喜派来收货的,正事不干,隔三差五举办文会,曹三喜非弄死他不可!"    曹三喜农民出身,因度日艰难,前往辽东闯荡,在辽阳附近的乡下定居。    那里地广人稀,黄台吉鼓励汉民开垦,曹三喜就以自由民的身份开荒种菜。稍有积蓄,又养猪、磨豆腐,然后开始酿高粱酒。    辽东苦寒,高粱酒很好卖,生意渐渐红火起来。    他种植蔬菜和大豆,开豆腐店磨成豆腐,又用豆腐渣喂猪,猪粪作为肥料种植,这是所谓循环经济。又到处开分号,董事长不负责管理,总经理负责经营,将经营权和所有权剥离,再定期派出审计团队清查,多么先进的商业管理模式啊。    以上,都是曹氏后人宣传的,似乎是因为勤劳致富、超卓经营,诞生了后来把生意做到俄罗斯的大商号。    但用屁股想都知道,一个农民在辽东合法经营能发家    早就被满清勒索破产了!    真正让曹三喜暴富的,是跟随清军入关劫掠。他向清军提供军需物资,又就地消化清军抢劫的财货,不但能从中赚取横财,在辽东的店铺也能得到清军庇护。    随着多尔衮把军民搬到北直隶,曹三喜在辽东的生意做不下去了,于是带着巨额财产回到山西开店。他逢人就说自己的艰苦创业时,什么挑着扁担去辽东,半路差点饿死。什么辽东苦寒,最穷的时候跟猪一起睡着取暖。    这货把自己不光彩的创业史撇得干干净净,又在山西太谷修桥铺路,还购买粮食赈济乡民,出钱修缮县学资助士子,名声已经好到了极点。    清军从山西撤出之后,曹三喜又投奔李自成,主动给李自成提供物资,从此获得李自成的青睐。    此次满清派出细作,没有动用"八大皇商",而是打着曹三喜的招牌,就是觉得此人的名声更"清白"。即便在辽东,都很少有人知道,曹三喜次次都跟随黄台吉入关抢劫。    但是,曹三喜的商业经营模式,还有曹三喜对掌柜、伙计的严格管理,把这个派来南京的细作暴露了。    曹三喜派出的进货负责人,不可能大手大脚办文会!    徐颖说道:"此人不是李自成的细作,因为不像李自成的细作手法。李自成的细作,为多小商人,出手也寒酸得很。这人出手太大方了,倒像是伪清的手笔。李自成在北京拷饷几千万两,许多银子半路被伪清截获,足够他们撒银子在南京办事。"    钱谦益如坠冰窟,背心直冒冷汗。    他有一次喝酒之后,透露过前朝皇室在南京。而且前朝妃子可以自己织布贩卖,皇子皇女能够去学校读书,行动都自由得很,此举古今难得,当今陛下有大胸襟。    "陛下恕罪,臣……真不知此人是细作!"    钱谦益吓得噗通跪地,就差没有磕头如捣蒜了。    赵瀚问道:"你都透露了什么消息"    钱谦益连忙回忆,无论想起什么,都一股脑儿说出来。    赵瀚微笑安抚:"起来吧。今后继续与此人接触,给银子你就收下,还可喝酒时抱怨朕几句。伪清在南京的细作,应该不止这一个,咱慢慢的揪出来。收银子给满清做事的……嘿嘿,一个都别想跑!"    "臣,遵旨!"钱谦益连忙磕头领命。    赵瀚挥手说:"且退下吧。"    钱谦益缓缓爬起来,走路时腿都发软,出门之后,才发现背心已经全部汗湿。    察觉到自己的狼狈,钱谦益咬牙切齿道:"奸贼如此害我,我要你死无葬身之地!"    刚回到家,就有老仆递上拜帖:"老爷,曹掌柜邀你今日晚间宴饮。"    傍晚,钱谦益前往玄武湖赴约,在画舫里一边喝酒一边听曲。    细作曹逢吉问道:"牧翁何事安生叹气"    钱谦益愤懑道:"前几日听君所言,今日去觐见陛下,想要辞去翰林院职务,到朝廷做一个能管事的官员。我也不奢望做别的,区区五品郎中而已,陛下非但不给官做,还将我呵斥一顿,让我在翰林院老实编书。圣人有言,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。我钱牧斋修身数十载,德行才华难道只能编书就不能做官治国平天下"    曹逢吉连忙给钱谦益添酒,叹息说:"唉,牧翁大才,可怜怀才不遇。家叔(曹三喜)在大顺朝廷颇有门路,牧翁若欲施展本领,不如随晚生去太原。"    钱谦益惊道:"你竟是李自成的说客"    "晚生不才,却也不傻,"曹逢吉笑道,"李自成并非明主,大顺迟早覆灭,晚生给他做说客作甚"    钱谦益没好气道:"那你还劝我投闯贼"    曹逢吉说道:"牧翁若是投奔李自成,说不定可以当宰相。到时候,以宰相之身再投南京,不就获得重用了吗"    钱谦益摇头,带着几分真心抱怨道:"你是不晓得,南京这位陛下,才不管在别处做多大官。就算是大明的内阁首辅,投了他也只能从小官做起。官职爵位,他都捏得紧呢,不似做大事的样子。"    曹逢吉趁机说:"如此行径,确实不足以做大事。"    钱谦益苦笑:"有时候,老夫甚至都想,在这独夫手下做闲职,还不如反了……咳咳,喝酒,喝酒。"